下管鎮因地制宜抓好山區特色體育運動
下管鎮在全力打造新農村文化建設中,把體育工作作為重要組成部分,因地制宜抓好山區特色體育運動, 將益民身心的文化體育運動樹為鄉鎮新時尚。
下管鎮背山臨水,利用奇秀的自然風光與地理優勢,年年開展群眾自發性或者有政府組織的登山比賽、垂釣比賽、拔河比賽等。一到春暖花開的時節,戶外踏青、放風箏、春游的民眾比比皆是,成為鄉鎮體育的一大亮點。
在政府倡導體育風尚下,下管鎮逢年過節都會安排舉辦一定數量的體育運動活動,其中5個村建立了體育小康村,這些村不僅建造了籃球場,而且村村購置了除乒乓球桌以外的5到8件不等的健身器材,為群眾的業余體育鍛煉提供了有利條件,群眾的健身意識日益增強。政府還不斷加強體育隊伍建設,共培育兩級體育指導員兩名,三級體育指導員二十名,并緊緊依靠這些體育骨干進行體育活動模式更新。下管鎮的體育骨干石幼岳、湯 紅、徐曉英、徐銀燕等同志在積極參加鄉鎮組織的體育活動的同時,分頭利用自家寬敞的庭院做陣地,號召并帶動周邊的村民一同鍛煉身體,組織進行各種體育活動,這包括跳健身舞、跳扇舞、打腰鼓、踩高蹺、打板球等,體育骨干們還能者為師開展一幫一,一帶兩的形式輔導群眾開展體育運動,其中的腰鼓隊長徐銀燕更是利用自家店面作為成員的排練課堂,隨到隨教耐心指導,鼓勵初學者樹立信心,大力激發了群眾對體育運動的熱情,學習腰鼓的人數由原來的20名增加到現在的50名,形成了具有山區鄉鎮風格的庭院體育特色。
目前,下管鎮的體育活動表現出參與人數眾多、輻射層次面廣、體育形式多樣化、年齡跨度大、兼具庭院文化等特色,山區的體育運動在政府和群眾的緊密配合互相協調中開展。
下管鎮文化站
|